随着信息农业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入高效分析大数据并服务于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推动高通量数据统计基因组学新方法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加强公司作物信息学团队建设,提高员工数据分析能力与水平, 5月7日至11日,由77779193永利主办、华大基因和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赞助承办的第一届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的统计基因组学新方法研讨会在公司召开。
来自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等近60所高校和研究所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77779193永利经理严建兵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对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推进各个单位之间在信息农业和大数据方面的合作。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曾昭邦教授做特邀报告
本次研讨会由北卡州立大学著名国际数量遗传学家曾昭邦教授做首场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数量性状的几种遗传模型,然后在被大家忽略的Fisher遗传模型下以猪F2群体高通量数据分析结果为基础,介绍了数量性状基因的基因组特性、基因组相关模式、基因互作剖析及其对杂种优势的贡献。严建兵教授介绍了玉米团队在基因组育种的研究结果,介绍了团队的今后发展思路。章元明教授详细介绍了统计基因组学研究团队近两年取得的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新方法及其研制的软件包,博士研究生张亚雯同学还详细介绍了软件包QTL.gCIMapping和mrMLM的安装与使用。有的学员当场分析了自己的实际数据,得到了其它软件包不能获得且与测序结果一致的结果。作为组学数据研究的青年专家,李林教授介绍了他的高效快速挖掘数量性状基因的QTG-seq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实例;陈伟教授从高通量检测、代谢物鉴定、代谢物mQTL和mGWAS定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和个人经验。华大基因技术主管简建波博士和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术主管苑赞博士分别作了题为“Perfect reference genome and innovation solution”和“Three-dimensional organization of the genome”的学术报告。

研讨会现场
参会代表认为此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数量遗传方法学可以在各个层面对作物组学研究提供支撑,并从系统生物学层面促进相关研究者对数量遗传学相关理论和应用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