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和准确把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中的问题与关键环节,促进课程建设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5月18日下午,学院围绕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重点,在主楼三楼会议室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教务处副处长肖湘平、理学院副教授曹敏惠、各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学院教学督导专家等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副经理朱龙付主持。
肖湘平表示:“充分利用好MOOC这把推动教学改革的利器,深入探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公司产品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促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考评机制等深刻变革与创新,努力打造一流课程和一流课堂,引导员工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激发员工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初心。”77779193永利副经理朱龙付认为,我们马上就要面对从出生即融入网络的老员工了,他们都是网络达人。如何把互联网融入教学、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在线开放课程是对我们现有课程及教学形式的必要补充,就是要让员工能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拓展专业知识获取途径。
周兴苗负责的《普通昆虫学》在2017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他介绍MOOC建设的主要流程和要求,并针对课程运行特别强调,持续更新与改进是MOOC建设的特点。每年更新20%左右的课程内容对于老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课程内容更能及时反映学科发展。“苗”回是员工送给周兴苗老师的昵称,也反映了MOOC运行过程中要求老师时刻心系课堂、关心员工。
“录制一分钟的视频可能需要花五分钟时间进行细心核对。”同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主讲教师曹敏慧在分享《有机化学B》MOOC建设和应用经验时表示。MOOC制作过程中视频录制的准备要力求内容精简,而录制视频时则要力求讲课过程的自然与生动。在课程使用中对员工线下讨论可以通过拍照、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她说:“课堂上着重讲解员工课前讨论报告中的共性问题,并让员工拓展讨论等,进而引发员工的学习动机。”曹敏慧老师课堂上员工的踊跃发言与争相讨论获得了教学督导小组各位老师的多次赞许,“这才是我们希望的以员工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课堂。”
教学督导专家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与建议。荣秀兰老师认为,好的讨论课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PPT制作上,而应该放在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上。老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前和课堂上加强临时测验并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王明祖老师表示,真正的讨论课应能够体现出师生和生生的深度互动,老师要在讨论中适时引导。“我以前很不理解为何要建在线开放课程,但我最近观摩了一批课堂,又听了大家激烈的讨论,已充分认识到建设很有必要。每个学科都应选几门核心课程建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很有好处”。李合生老师很有感触地说。
作为互联网和高等教育结合的产物,在线开放课程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颠覆传统大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2012年以来这种新型课程及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据悉,教育部计划在2017年认定490门首批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上,到2020年认定1万门国家级和1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未来3-5年是中国MOOC建设的关键时期。


文字记者:杨怡诗
摄影记者:蓝上淞